上调海底捞评级至“买入” 目标价升至27.8港元 火锅行业市场深度分析

中研网   2023-08-07 15:34:40

预计海底捞净利润率已改善至健康双位数水平,并或会利用小型餐厅业态渗透到低线城市。旗下餐厅或将恢复扩张,评级由“中性”上调至“买入”,目标价由18.5港元升至27.8港元,对2023至25年每股盈测上调32%至44%。

该行指出,海底捞的翻桌率持续取得改善,预计潜在的加快扩张、小型餐厅的细节及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将成为股价催化剂,又估计300至500平方米的小型餐厅模式可能有助集团渗透到低线城市。基于需要配备的员工人数低于普通餐厅,预计小型餐厅将获得更高的利润。


(资料图片)

如果你想了解火锅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火锅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火锅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火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今年上半年,餐饮收入24329亿元,增长21.4%,餐饮业经营主体信心持续恢复。面向未来,随着助企惠企服务不断优化,经营主体着眼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餐饮消费潜力还将被进一步激发,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活力。上半年,餐饮消费呈现加快恢复向好态势,餐饮业经营主体信心持续恢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餐饮收入24329亿元,增长21.4%。

餐饮巨头海底捞发布上半年预盈公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超过2022年全年总和,引发市场关注。海底捞发布正面盈利预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底捞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预计不少于188亿元,同比增长23.7%;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预计超过22亿元,超过2022年全年的16.37亿元。利润增加主要由于翻台率提升,内部管理及营运改善,餐厅经营效率提升。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调味品消费国,虽然单一调味品的发展已经接近成熟化,但复合调味品却有着极大的市场机遇。火锅底料作为复合调味品细分赛道之一,出现在整个火锅产业链的上游,受益于近几年火锅市场的高增速,火锅底料成为时下调味品行业中最热门的品类。

从整个火锅调料企业的竞争程度来看,绝大部分的综合竞争力还不够强,真正具备系统化市场运营能力的企业最多不超过10家。相对而言,海底捞、天味食品、名扬、草原红太阳这几家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较强,但即便如此,这些企业目前也都是以外延式增长为主,也就是通过开发新经销商来实现对区域市场的布局。

而抛开渠道打造、区域拓展不谈,要获得更多的品牌吸引力,横向需要在业务做突围,还需要企业在实力的前提下,发展更多业务模式才能增加企业“第二经济来源”。总而言之在品牌运营、产品推广、渠道打造、区域拓展等方面,传统火锅底料企业仍然大有可为。

据咨询数据显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新口味的追求将推动调味品行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在复合调味品产业中,中式复合调味品占据复合调味品行业7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火锅底料和川菜调味品占据了整个中式复合调味品市场份额的40%以上。近年来麻辣口味愈发流行,川菜及火锅的消费热度持续升温,为火锅调味品孕育了广阔市场。2019年我国火锅调味品市场规模为494亿元,同比增长14.6%。作为复合调味品行业中的优势细分赛道,火锅底料行业发展相对成熟,且市场集中程度相对较高。

从人均消费上看,一线城市火锅人均消费排名第一,为94元,远高于其他城市,其次是新一线和二线城市,人均消费分别为69.2元、68元,其他城市的人均消费均在60元以下。我国火锅门店客单价集中在30-90元的区间,合计占比达近80%;90-120元之间火锅店客单价占比12.6%,目前客单价在“120元以上”和“30元及以下”的为少数。

如今,80、90和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而这群人最显著的消费特征就是对新鲜口味充满猎奇心理,并且热衷于消费新口味的产品。在火锅底料市场,也涌现出了多种全新口味的产品。比如椰子鸡、参汤、咖喱、天麻、冬阴功、凯里酸汤等等,还有北方火锅、潮汕火锅、台湾火锅等众多细分品类。这些新概念、新口味、新形态的产品也能够得到广大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大陆地区共有1349家海底捞餐厅,中国港澳台地区共有22家。从经营数据来看,大中华区海底捞餐厅的整体翻台率为3.0次/天,同店翻台率为3.1次/天,顾客人均消费从2021年的102.3元增加至2022年的104.9元,外卖业务的收入从2021年的6.3亿元增加103.3%至2022年的12.8亿元。

近年来,随着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崛起以及“懒人经济”的发展,在家煮顿火锅越来越流行,火锅底料也从厨房正式走向餐桌。加料烧水煮沸,放入想吃的食物,成为居家火锅最受欢迎的方式。

吃火锅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荤素,更无论配菜主食,这世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家常食材,是不能扔进一锅鲜香升腾的红油热汤里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火锅底料都是被当作了厨房调料而消费,不少菜品都能见到火锅底料的身影。

相比于其他餐饮行业,火锅餐饮行业更容易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在早期火锅餐饮行业技术和工艺整体较为传统,众多火锅底料生产企业依然采取人工熬制的方式进行生产,生产工艺繁琐且质量难以稳定,经验主义盛行。随着近年来餐饮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我国火锅店数量的不断增长,采用规模生产的火锅底料成了餐饮火锅品牌的首选。

我国火锅市场女性消费者占比达55.4%,男性占比44.6%。从年龄上看,18-30岁是消费主力军,合计占比为61.4%。随着火锅市场的快速发展,火锅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2017-2019年成立的火锅相关企业数量最多,保持在8.5万家以上,2021年,火锅企业成立数量为6.8万家,同比减少4%。据NCB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共有39.5万家火锅企业,其中,四川省企业数量最多,占比12.4%。

火锅品类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化,按照火锅的地域、工艺、口味的不同划分为:川渝麻辣火锅、粤式养生锅、鱼蛙虾各类有料火锅等几大种类。其中川渝火锅占比超60%,占据主导地位,其他类型的火锅种类也层出不穷,正逐渐占据餐饮消费市场。

火锅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火锅底料用途十分广泛,不单单局限于火锅场景,火锅底料成就了天然好味道的汤底,还延伸至麻辣香锅、麻辣烫等许多菜品制作,适用于水煮肉片等一切适用于水煮的菜品。也大大降低烹饪难度。“居家火锅”消费市场的崛起,进一步加速火锅底料消费者端的市场需求。由此火锅底料成为在餐饮和消费两端都有巨大需求的黄金赛道,潜力惊人。

未来,火锅外卖、自热火锅、火锅食材超市等新业态将逐渐兴起,满足消费者更多火锅消费场景;此外,随着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将成为火锅企业首要关注的问题;最后目前我国火锅行业企业众多,同质化问题严重,未来火锅企业将朝着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如今,由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建消费新场景、营销新模式的时代已飞速到来。日前,随着防控政策的进一步调整,门店恢复、堂食开放,各大餐饮企业/品牌在全面开启探寻后疫情时代新“食”尚之时,餐饮消费市场迅速回暖,迎来新的机会。

目前,整个火锅底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不乏有大牌火锅企业以及“跨界选手”疯狂入局,火锅底料赛道开启群雄逐鹿时代。随着电商的发展,包括像海底捞、呷哺呷哺、小龙坎、小肥羊等一系列以火锅门店为主的火锅品牌,不仅在旗下店面增设了火锅底料售卖区域,并在线上和线下通路渠道推出同品牌火锅底料,覆盖了更多非到店消费群体。

整个火锅底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以红九九、瑞君香、名扬等为代表属于专业玩家,以食材供应链为突出优势;以珮姐、蜀大侠、朝天门等代表火锅玩家,接力火锅门店品牌,相继推出火锅底料新零售品牌;以海天味业、新希望等的企业代表跨界玩家,以渠道为优势,分羹火锅底料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人口占比高达77.55%,庞大的人口基数自然对应着同样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一些品牌为了流量的巨大增长,将获客目标从以前的一二线用户,下沉到了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的用户。火锅在餐饮行业更是占了半壁江山,一二线城市火锅店的密度甚至密集到一条街隔几米就会有一个火锅店的程度,一二线城市的火锅业态容量正在饱满,于是很多火锅品牌将目光都放在了下沉市场。

想要了解更多火锅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火锅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最近更新